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节 (第1/4页)
??对于裴启旬这个大哥,皇帝可谓又敬又怕。说怕也不尽然,应当说是忌惮。毕竟在皇帝还小的时候,裴启旬便已跨上战马,挂帅出征。 ??他没有急着传荣王进来,而是同近侍安福海闲谈一般地说道:“朕记得小时候总听父皇说起大哥,说他是个少年英雄。父皇要朕好好学习骑射,将来像大哥一样,为他平定天下。然而朕长大了,骑射功夫也一日精进过一日,父皇却不在了。” ??安福海知道,皇帝此时只需要一个倾听者,因此也不多言,只是弯腰垂首,以示恭听。 ??“他将这江山托付与朕,而朕却不能像当初约定好的那样,只凭一腔热血便提起长剑率军出征。因为现在朕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皇子,而是大齐的皇帝。” ??做了皇帝之后,他才发现自己要思虑的事情很多。譬如眼下,这个战功显赫的异母兄长,究竟能否为他所用。 ??纷杂的思绪一瞬而逝,裴启绍淡淡开口:“请他进来说话吧。” ??殿外,荣王双手负于身后,深潭一般的双眸看向近在咫尺的朱漆宫门,心中忽生感慨。 ??只不过半年光景,龙宫易主,紫宸换位。先帝对他颇多栽培,可惜他终究未能见到大行皇帝最后一面。世事难料,可见一斑。 ??他收回目光,看向晨阳之下,自己熟悉却又陌生的影。昔日驰骋沙场的武将,是何时起满腹夺宫的算计? ??或许是先帝驾崩的时候,又或许是他从北疆赶回,在这乾元殿外向新帝磕头的时候。又或者,是他轻抚城澄的脸,不想让她被人夺走的时候。 ??候了一盏茶的功夫,宫人终于再次出来,言说万岁召见。裴启旬淡然一笑,道一句有劳,往里头走去。 ??三弟依旧是以前的三弟,只不过变成了天子,君臣大仪,半分疏忽不得。裴启旬提着步子迈入暖阁,庄重地撩袍行起大礼:“臣伏乞万岁圣安。” ??君君臣臣,说到底就是这一跪罢了。但听朝珠触地,发出清脆声响。裴启旬盯着青砖地面,上头的人没有说话,只余一室寂静。 ??☆、第27章 君臣 ??第二十七章君臣 ??自皇帝登基半年以来,在他面前行礼问安之人不计其数,然而荣王明明做着与他人无二的动作,说着不痛不痒的伏乞万岁圣安,却平白觉出几分不同。许是裴启旬带兵多年,积威所致,面对荣王之时,皇帝总要多拿出几分心思应对。 ??他似是稍微停顿了一瞬,又好像不假思索地道:“平身。”然后也不急着说贪赃一事,而是悠然问道:“时节交替,荣王睡得可还安好?” ??皇帝早就听说,荣王先前在军中之时十分警惕,有一点动静都会从梦中惊醒。也正是因为这份警醒,他才能有如今的累累战功。如今这般问他,似是关心,又似是意有所指。倒不是皇帝存心试探,只是帝王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看不透臣子的心。 ??且待金口允过,荣王方是起身。神色自若,甚至略带闲适。他看着眼前的皇帝,想起彼时他出征之时,裴启绍尚且还在上书房进学。三年五载下来,却也英气勃发,堪为人主的样子。 ??终究还是造化弄人,先帝在时,他以为自己有不世之功,可得垂青。但末了只是一道明黄,诏令回京奔丧。这般落差,非亲临其境不能得知。 ??皇帝突然同他寒暄起来,个中意味,甚是深远。裴启旬不着痕迹地一笑,坦然答之:“劳圣上惦念,府内点了安神香,倒也睡得舒坦。”说话间眸光扫过御案,“三弟长大了,日理万机,不再似先前。” ??虽说长兄如父,但长大二字用来形容君王,总觉得不大妥当。皇帝抬眸睨他一眼,勉强地淡笑:“荣王也是,这几年在外辛苦,瞧着沧桑了不少。既然回京了,便可以好好松口气,歇一歇了。” ??歇之一字,恐怕并非裴启旬想要,而是他不得不要。新帝登基,总免不了忌惮,一则功高,二则权倾,三则朋党。此三者为人君大忌,裴启旬却一样未曾落下。沙场之战谓之功,六部之职谓之权,将领之众,谓之党。他突然极想知道,当初召他回京的旨意,究竟累死了多少匹快马。如是想过,裴启旬不由一笑:“圣上比臣下想得周全,让臣壮年享老年之福,臣感激不尽。” ??语出略显波澜,但这海水还欠搅动。皇帝不提,他便主动提起:“这些日子,淮河的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