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_第四章 乱葬冢(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乱葬冢(6) (第1/1页)

    ??每个时代,都不乏有一些想跟历史打赌的人。

    ??这些人一旦下错注,押错大小,赔的不是钱,而是自己的青春或性命。

    ??关于这个赌,我们要从一个叫“张志明”的学生说起。

    ??张志明自幼家贫,父母早年离异,是母亲一个人把他和妹妹张文仪拉扯长大,非常辛苦。

    ??但是张志明兄妹非常争气,他们寒窗苦读,哥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大,而妹妹一年后也考上了国家重点高中北京二中。

    ??张志明选择了北大中文专业,依旧孜孜不倦,短短半年时间里就在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个人的第一篇论文《23世纪批判文学之我观》。

    ??这时,华夏政法大学法学教授贺载道前来北大,连续一个月开授讲座,其中首次提到了“西方民主”以及“三权分立”的概念。

    ??西方制度、文化随着时间慢慢消逝于人们的视野和记忆,三权分立、两党制、公民权利这样的字眼,对思想开放、渴求进步的大学生充满了吸引力。

    ??张志明在讲座结束后,兴奋地握着贺载道教授的手,连连夸赞。

    ??“您讲的太有道理了!您是真国士!”

    ??后来,张志明成立了北大人权研究学会,吸引了一大批同好前来,共同探讨新共和国的人权问题和社会制度问题,俨然形成了一股“东林遗风”。

    ??妹妹张文仪也在他的影响之下,终日把“民主”“自由”之类的字眼挂在嘴边,这也酿成了之后的祸患。

    ??张文仪高一时加入了北京二中学生会学生权益部,鼓吹学生权力高于一切,新共和国未来的学校都将实现学生自治。高中生们哪里听得懂这般鬼话,纷纷对她的言论嗤之以鼻,背后称其为神经病。

    ??高一那年运动会,张文仪脱光衣服在赛道上跑了半圈,穿上衣服后又突然从高高的看台上跳下,脑浆溅了一地。

    ??后来,张志明便变得沉默、抑郁,时而又像发了疯一般,在校园里边奔跑边高喊着自创的自由主义口号。一年后,由于其学习成绩的严重退步,挂科太多,北京大学将其劝退。

    ??第二天,便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国民广场自杀式袭击”事件。

    ??社会环境的逐步稳定,党内派系斗争的愈演愈烈,直接导致上层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性问题,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后来的学生运动和邪教篡国。

    ??张志明死后,北京大学、华夏大学、清州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生开始在学校里张贴呼吁民主自由平等的海报,后来这股浪潮延伸到了北京的所有大学当中。

    ??这时候,学生运动群体里也悄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方面,有学生提出“新共和国人文主义思想”,鼓吹三百年前的西方国家制度,把国家改造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效法古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内核,走毛泽东思想路线,解放无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的生产力,把打倒社会贵族作为革命的第一要务。

    ??两方争执不下,先后爆发了“食堂战役”“图书馆大战”“宿舍之战”等多场著名的中小型非军事战斗,其中“操场会战”更是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惨烈的战斗让双方部队大量损耗“鸡蛋”“酒瓶”“茶壶”“二踢脚”等重要的军备物资,大大削减了双方的战斗力。

    ??自此,“维新派”和“革命派”以未名湖为界,重新划定了双方的“领土”,并互派学生代表签订了和平共处等十项条约。

    ??学生们在人民食堂里打饭、在国民超市里买东西的时候还在津津乐道: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斗争,必定会载入史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